追蹤者

2020年3月12日 星期四

淺談經營層








那麼一個經理人需要什麼條件呢?我們不妨倒過來想,如果我們是股東,會希望公司擁有怎麼樣的經理人?我們要知道的是,經營者是否誠實能幹,有關公司營運現況的全部重要事實,以及期望獲得更多的細節。執行長對公司未來期望的坦誠看法是否合符常理。

經理人可以提出自己對未來的目標,但如果公開一個難以達到的成長率,比如他保證EPS年增率15%,但在過去20年可達到這樣的年增率,僅少於十家,因此,此刻投資人必須質疑。
如果經營者自視甚高、不願客觀、過度樂觀以及討厭聽到壞消息,那絕對不是好事。其實這些現象不難發現,如果有花時間去觀察經營者行為以及公司政策的話。以下挑幾間公司開始做舉例

一所羅門


1910年成立的所羅門兄弟公司,以做債券起家,並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領軍華爾街。因為一度佔據了60%以上的美國國債交易量,所羅門兄弟曾是世界上最賺錢的固定收益產品公司。但恰恰正是美國國債的交易,差一點毀掉了這家公司。

  上世紀80年代,美國財政部曾經允許大公司最多一次競拍發行量一半的國債。這就讓做市商所羅門兄弟有機可乘。他們大量囤積美國國債,然后發壟斷財。后來,美國財政部修訂了競拍規則,要求每家公司最多購買35%的國債。后來又進一步修訂為競標份額也不能超過35%。

  這並沒有被風氣強悍的所羅門兄弟放在眼裡。從1990年開始,所羅門兄弟發行部門的負責人保羅·莫澤多次違反美國財政部的競拍規則,超過競標數額限制,公然和美國財政部對抗。美國財政部和紐約聯儲曾數次對該公司提出警告,但公司管理層根本就沒重視這件事情,既沒有處理當事人,也沒有上報。一封來自紐約聯儲的警告信甚至被悄無聲息地壓下了,直到很久以后才發現。

  最終,美國財政部決定全面停止所羅門兄弟的競購權。這對一家依靠債券發家的巨無霸來說,和宣布破產基本上沒有什麼區別。

二蘋果與諾基亞

在1990年代,諾基亞(Nokia)曾是手機市場的龍頭,估計獲得了90%的全球市場的利潤。當時,諾基亞掌握了不少技術,例如:最早的小型觸控螢幕、販售小型相機、讓手機有播放音樂的功能等。但是諾基亞當初為何會衰落?

2004 年,有一小群 Nokia 工程師興奮的宣稱,他們創造了一種新型電話:具連網功能,有大型彩色觸控螢幕和高解析度相機。他們還提出搭配手機的另一個瘋狂點子:線上應用程式商店。但公司領導團隊(也就是廣受大眾尊崇、登上雜誌封面的同一個領導團隊)卻終止了這兩項前所未有的創新計畫。
三年後,這些工程師看到他們的瘋狂點子出現在舊金山一座舞台上。賈伯斯發布了 iPhone。五年之後,諾基亞在商業世界已經無關緊要,他們在 2013 年賣掉手機部門,從手機業務顛峰到墜落,市值約跌了 2,500 億美元(約  7.5 兆新台幣)。


2007年蘋果的橫空出世,同時後面安卓又橫空出世,但諾基亞卻太自負、太過執著了。他沒有看到iOS和安卓的潛力,反而天真地認為 Symbian就是手機的「鐵飯碗」

最搞笑的是,其實諾基亞內部有一些人還是有危機感的,搞了一個MeeGo系統,是基於linux的,但卻被Symbian系統的團隊阻撓和嘲笑,覺得這些都是旁門左道,只要搞好Symbian就好了。

直到2011年,諾基亞才開始製作Windows Phone,不過諾基亞的銷售也不見起色。早在2007年時,蘋果就已推出第一支iPhone,諾基亞卻沒注意到市場的變化。對一個已經居於領先地位的公司來說,要敏銳地面對市場變化,是有難度的!諾基亞十多年前市場飽和的情況下,諾基亞開始依賴消費者升級,但隨著經濟成長放緩,消費者延遲更換手機時間越來越長,也影響了諾基亞的業績表現。

2007 年底,諾基亞看到消費者換機週期不斷延長,強烈暗示諾基亞手機的危機,但公司卻沒有適合的應對措施。

諾基亞的衰退反映了公司沒有及時因應市場變化,導致難以挽回的落後;管理階層沒有妥善評估市場趨勢、找出衰退原因,沒有把握住機會,不願意接受新事物,錯失了機會,即便後來試圖製造新產品,仍舊無法讓諾基亞挽回原本的市場和銷售龍頭的地位。



具有規模優勢的企業一定是好公司嗎?他一定不會被取代嗎?上述蘋果與諾基亞的例子以及闡述,接著我們更深入的探討。


「我發現最好的創新有時候是公司本身,是你組織它的方式。」—— 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
創業家經常說,大公司會失敗,是因為大企業型人才趨避風險,偏向保守做法,而最讓人期待的點子往往來自小公司,他們才是熱血冒險的人。但要是把那個大企業型人才,放進一家新創公司,他的領帶就扯下來了,換成他為了支持某個瘋狂想法猛拍桌子。

在小團隊中,團隊計畫的結果對每個人的個人利害都關係重大。一家小生技公司的藥物如果奏效,每個人都會成為英雄和百萬富翁;如果藥物無效,每個人都得另找工作。至於職級晉升的好處,如工作頭銜或隨升遷而來的加薪,就顯得微不足道了。因此,團隊成員會更願意投入在工作中,而非把精力用在搞辦公室政治。但隨著團隊與公司規模變大,職級愈高享有好處也愈多,而對計畫成果,每個人平均要承擔的責任卻減低。

三 兩個經營者的對比

從經營者的做人做事以及談話內容便可初步了解他們是否值得信任。A老板是個個性穩重的人,全心專注於自己的工作,提升自己的產品技術以及良率,選賢與能的給有能力的員工優渥的紅利。而B老闆喜愛作秀,常跟一堆女明星傳緋聞,受到誘惑就說要選總統。而A公司十年下來的走勢是個牛市,B公司被哄抬以後就摔下來了。

四財報與會計遊戲

會計是人為的,藉由會計修飾財報的方式五花八門,有些經營者除了用會計詐術外,還會靠減資、變併購、炒作題材來哄抬股價,藉大飽私囊。在這裡筆者淺談一些常見手法。絕對要小心熱愛玩會計遊戲以及炒作題材的公司。減資以及利用盈餘大量回購股票,來提升eps,解此增加股價,此時我們來看一下eps的公式。




當今天一間公司他的淨利是一百塊,在外流通股數是一百,他只要能股數縮水百分之五十,他的每股盈餘(Eps)就變成兩塊,而這期間公司淨利完全沒有增長。

假設公司每年eps成長5%,那麼我們透過減資與購買庫藏股把股數縮水了百分之五十會發生什麼事呢


原本eps只有1.05,透過這樣的流程,盈餘馬上飆到2.1。

而這樣的經營者,每天玩著這樣的數字遊戲來哄抬股價,炒高了再賣掉就好,何必花錢擴廠,花時間管理人才,提升技術呢?從公司政策以及產品優劣就能看出這些,如果投資人遇到這樣的公司,絕對不能投資

那麼,有沒有一個數據可以衡量經營層的表現呢?答案是有的。筆者將在下一篇文章揭露答案。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點擊下面圖片按讚以及追蹤


想要交易美股嗎,如何開設一個交易成本低廉的券商呢,來看教學吧!

常看到股票也很高的殖利率想進場嗎?小心!別踏入殖利率的陷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